NEWS

详细介绍一下CI的发展历程

2025-08-11

CI 的发展历程具体如下 :

萌芽探索期

  1. 早期实践雏形:CI 的早期探索能回溯到 1914 年,德国 AEG 电器公司在其系列电器产品上,首次启用彼得・贝伦斯设计的商标,将统一的视觉形象运用到产品领域,这可算作 CI 中统一视觉元素的早期雏形 。
  2. 设计政策范例:1932 年至 1940 年间,英国开展伦敦地下铁路工程,该项目由英国工业设计协会会长佛兰克・毕克负责操办。项目从字体、标志到车票等进行系统性设计,被视为早期 “设计政策” 运用的经典范例 。

理论成型期

  1. CI 正式诞生:二战后,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企业经营者愈发认识到构建统一识别系统与塑造特色经营观念的重要性。1956 年,美国国际商用计算机公司,也就是 IBM,围绕公司文化和企业形象,把全称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设计成蓝色的、颇具品质感与时代感的造型 “IBM” 。这一举动是 CI 正式诞生的关键标志 。
  2. 欧美 CI 热潮兴起:20 世纪 60 年代起,欧美企业纷纷引入 CI 。无线电公司 RCA,从无线电业务向情报、娱乐等 8 个领域拓展,借助 CI 打造出崭新企业形象,成为 60 年代 CI 应用的典型代表。进入 70 年代,可口可乐公司凭借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红色、独特瓶身造型、富有动感的条纹构成的标志,极大地推动了 CI 潮流,是这一时期 CI 运用的标杆案例 。

深化拓展期

  1. 日本 CI 模式形成:20 世纪 70 年代,日本企业开始大规模导入 CI 。日本企业在引入 CI 时,结合本国国情与企业文化,着重对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进行深度挖掘与构建,让 CI 不仅仅是外在视觉包装,而是全面涵盖企业价值观、员工行为规范等内容,形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 CI 体系 。例如,PAOS 公司为马自达汽车设定蓝色标准字与标准色,助力马自达在一片红色为主的汽车标识中独树一帜 。
  2. 亚洲其他地区跟进:20 世纪 70 年代,CI 理念也开始在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传播开来。像韩国的三星物产等企业,纷纷斥资推行 CI 战略,借此塑造现代企业形象,助力自身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

国内发展期

  1. 起步摸索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促使沿海地区经济活跃起来,CI 理念开始传入中国大陆 。不过因当时中国处于经济建设初期,各项体制不够健全,大众观念较为传统,CI 应用成功案例较少 。
  2. 广泛推广阶段:步入 20 世纪 90 年代,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形象导向” 营销理念逐步形成,CI 战略受到企业界普遍关注 。太阳神集团导入 CI 后业绩飞升,1988 年其营业额仅 520 万元 ,到 1991 年已攀升至 8 亿元 。此后,康佳、联想、长虹等企业纷纷效仿,借助 CI 塑造品牌,开拓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