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页设计、UI 设计及平面设计中,栅格系统的选择需结合项目类型(如电商、资讯、工具类)、团队协作习惯及响应式需求。以下是行业内常用、适配性强的栅格系统,涵盖通用型、框架内置型及垂直领域专用型,附核心特点与适用场景分析:
这类系统不绑定特定技术框架,设计自由度高,可灵活适配各类项目,是设计师自主搭建页面时的首选。
- 核心规则:将页面垂直划分为 12 等列,列宽随屏幕尺寸自适应,列间距(Gutter)通常为 16-32px(移动端可缩小),页面左右保留边距(Margin)。
- 核心优势:
- 12 的约数多(1,2,3,4,6,12),可灵活组合出多种模块宽度(如 “3 列 + 9 列”“4 列 + 4 列 + 4 列”“6 列 + 6 列”),适配主内容区、侧边栏、卡片组等各类布局;
- 学习成本低,是行业 “通用语言”,设计师与前端沟通效率极高(前端可直接用 CSS Grid/Flexbox 实现)。
- 适用场景:几乎所有网页 —— 电商首页(商品卡片、分类栏)、资讯平台(文章列表、侧边推荐)、企业官网(产品展示、服务介绍)、工具类 APP 网页版(功能模块、数据展示)。
- 核心规则:垂直划分为 24 等列,列宽更精细,列间距通常为 8-16px,支持更细分的模块宽度组合(如 “5 列 + 7 列 + 12 列”“2 列 + 22 列”)。
- 核心优势:
- 比 12 列更灵活,能满足 “高精度排版” 需求(如数据仪表盘、复杂表单、多模块嵌套的页面);
- 适配大尺寸屏幕(如 2K/4K 显示器)时,可避免 “模块过宽导致阅读疲劳”,通过细分列数让内容排布更紧凑、有序。
- 适用场景:
- 数据密集型页面(如后台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平台、金融 APP 的行情页);
- 大尺寸屏幕优先的设计(如桌面端工具软件、企业内部协作平台);
- 多模块嵌套的复杂页面(如电商的 “商品详情页”—— 主图区、参数表、评价区、推荐区需精细划分)。
- 核心规则:垂直划分为 6 等列,列宽较宽,列间距通常为 8-12px,整体布局更简洁,适配小屏幕时无需频繁合并列。
- 核心优势:
- 专为移动端(手机、小尺寸平板)设计,避免 “12 列在小屏幕上列宽过窄” 的问题;
- 组合简单(如 “2 列 + 4 列”“3 列 + 3 列”),适合移动端 “垂直堆叠 + 少量横向分栏” 的布局逻辑。
- 适用场景:
- 移动端优先的网页(如外卖 APP 网页版、社交 APP 的 H5 活动页、移动端博客);
- 内容简洁的轻量页面(如登录页、注册页、活动规则页、产品介绍单页)。
这类系统由前端开发框架自带,设计师需按框架规则设计,可直接对接开发流程,大幅降低 “设计稿与成品不一致” 的风险,适合团队协作项目。
- 所属框架:Bootstrap(前端开发领域流行的 UI 框架之一,支持 HTML/CSS/JS)。
- 核心规则:基于 12 列栅格,预设 5 套响应式断点(超小屏 <576px、小屏≥576px、中屏≥768px、大屏≥992px、超大屏≥1200px),每个模块可通过 “类名” 指定在不同断点下的列数(如
col-xs-12 col-md-6 col-lg-4
表示 “移动端占 12 列、平板占 6 列、PC 占 4 列”)。
- 核心优势:
- 开发效率极高,前端无需手动写栅格逻辑,直接调用框架类名即可;
- 兼容性强(支持主流浏览器),设计稿只需按 Bootstrap 的断点和列数规则绘制,即可无缝对接开发。
- 适用场景:
- 快速迭代的项目(如创业公司官网、小型电商网站、活动 H5);
- 非定制化需求的标准化页面(如企业展示站、博客、简单的工具类网页);
- 团队中 “设计师与前端均熟悉 Bootstrap” 的协作场景。
- 所属框架:Ant Design(阿里推出的企业级 UI 框架,常用于中后台系统、B 端产品)。
- 核心规则:基于 24 列栅格,支持 “灵活断点配置”(默认包含 xs/sm/md/lg/xl/xxl6 个断点,可自定义尺寸),模块通过 “Row(行)” 和 “Col(列)” 组件组合,支持 “栅格偏移”(如
offset={2}
表示模块向右偏移 2 列)、“栅格排序”(调整模块在水平方向的顺序)。
- 核心优势:
- 专为 B 端产品设计,支持 “复杂表单、数据表格、多模块嵌套” 的高精度排版;
- 与 Ant Design 的组件库(按钮、卡片、输入框等)无缝适配,设计风格统一,减少 “组件与栅格冲突” 的问题。
- 适用场景:
- 企业级后台管理系统(如电商后台、CRM 客户管理系统、OA 办公系统);
- B 端工具类产品(如设计协作平台、项目管理软件、数据分析工具);
- 需 “高度定制化响应式” 的复杂页面(如多角色权限的后台页面,不同角色看到的模块列数不同)。
- 所属框架:Tailwind CSS( utility-first 类型的 CSS 框架,支持高度定制化)。
- 核心规则:默认 12 列栅格,支持 “自定义列数、断点、间距”(如可将列数改为 10 列,或自定义断点为 “移动端 < 360px、平板≥768px”),模块通过 “grid-cols-{n}”“col-span-{n}” 等工具类控制宽度(如
grid-cols-12 col-span-8
表示 “父容器为 12 列,当前模块占 8 列”)。
- 核心优势:
- 无固定风格限制,设计师可完全自定义栅格参数(列数、间距、边距、断点),适合 “差异化设计” 需求;
- 支持 “非对称栅格”(如某一行的列数与其他行不同),比 Bootstrap 更灵活,能满足创意性排版需求。
- 适用场景:
- 定制化程度高的品牌网页(如独立设计师作品集、小众品牌官网、创意活动专题页);
- 不希望受框架 “固定风格” 限制的项目(如设计师想突破标准化排版,做不规则但有序的布局);
- 前端熟悉 Tailwind CSS、追求 “高效定制” 的团队。
这类系统针对某一领域的特殊需求设计,通常由行业头部平台或工具推出,适配特定内容的排版逻辑。
- 核心规则:基于 “基线网格(Baseline Grid)”—— 不仅有垂直列,还通过 “水平基线” 控制文本行高、段落间距,确保 “文本对齐”(如不同模块的文本 baseline 保持一致),列数通常为 2-4 列(模拟印刷品的 “多栏排版”)。
- 核心优势:还原印刷品的 “优雅排版质感”,提升长文本的阅读体验(避免 “文本行不对齐导致的视觉混乱”)。
- 适用场景:在线杂志、电子书、长文章阅读平台(如 Medium、豆瓣阅读的网页版)、品牌期刊网页版。
- 核心规则:通常基于 12 列 / 24 列,额外增加 “商品卡片适配规则”—— 如 “商品卡片宽度 = 列宽 ×n + 间距 ×(n-1)”(确保卡片无间隙对齐),预设 “商品列表页” 的常用组合(如 “每行 3 个卡片 = 4 列 / 个”“每行 4 个卡片 = 3 列 / 个”“每行 6 个卡片 = 2 列 / 个”)。
- 核心优势:避免 “商品卡片尺寸不一致、间距混乱” 的问题,适配电商 “批量上传商品、自动排版” 的需求(如通过 CMS 系统按栅格规则自动生成商品列表)。
- 适用场景:电商平台的 “商品列表页”“分类页”“活动专题页(如 618 / 双 11 的商品会场)”。
- 按项目复杂度选:
- 简单页面(移动端、轻量内容)→ 6 列栅格;
- 常规网页(大多数场景)→ 12 列栅格;
- 复杂页面(数据密集、大尺寸屏幕)→ 24 列栅格。
- 按开发框架选:
- 用 Bootstrap 开发→ 12 列 Bootstrap 栅格;
- 做 B 端后台(用 Ant Design)→ 24 列 Ant Design 栅格;
- 高度定制化需求(用 Tailwind CSS)→ 自定义 12/24 列 Tailwind 栅格。
- 按垂直领域选:
- 长文本阅读(在线杂志)→ 印刷出版类栅格;
- 电商商品排版→ 电商专用栅格。
无论选择哪种,核心原则是 “规则统一、适配需求”—— 栅格是工具,不是枷锁,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微调(如在 12 列基础上,让某一模块 “跨列对齐” 以增加创意感),终实现 “秩序与灵活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