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平面设计思维运用到 UI 设计中,核心是把平面设计的 “视觉逻辑”“信息组织方式” 和 “美学原则” 转化为适配数字界面的解决方案,让 UI 既符合视觉规律,又满足交互需求。两者的共通点在于 “通过视觉元素传递信息”,差异在于 UI 需额外考虑 “用户操作路径” 和 “动态反馈”。具体可从以下 4 个维度落地,每个维度都包含平面设计原则与 UI 场景的结合方法:
平面设计中 “通过网格、对齐、留白构建秩序” 的思维,可直接用于 UI 界面的信息架构,解决 “内容混乱、用户找不到重点” 的问题。
- 平面逻辑:海报设计用网格划分区域(如三分法、黄金比例),确保元素有序排列;
- UI 转化:UI 中需建立 “响应式网格”(如 8px 基础网格),所有元素(按钮、卡片、文字)的尺寸、间距均为网格的整数倍,保证不同屏幕下的一致性。
▶ 实战:移动端 APP 的列表项高度设为 48px(6×8px),左右边距 16px(2×8px),卡片间距 24px(3×8px),确保整体规整;PC 端网页用 12 列网格,导航占 2 列,内容区占 8 列,侧边栏占 2 列,符合用户视觉习惯。
- 平面逻辑:海报通过放大标题、对比色突出核心信息(如促销活动主题);
- UI 转化:UI 需根据 “用户操作路径” 设置动态重心 —— 首页聚焦 “核心功能按钮”(如电商 APP 的 “搜索框 + 分类入口”),详情页聚焦 “转化按钮”(如 “加入购物车”),避免所有元素平均用力。
▶ 实战:音乐 APP 播放页,将 “播放 / 暂停按钮” 放大至 64px,用高饱和主色,周围控件(进度条、音量键)缩小至 24px,灰度处理,形成视觉焦点,符合用户 “优先操作播放键” 的行为习惯。
- 平面逻辑:画册用留白营造高级感,分隔不同主题内容;
- UI 转化:UI 留白需服务于 “操作体验”—— 按钮周围留白(至少 8px)避免误触,不同功能模块间留白(24-32px)区分逻辑分组,表单输入框内留白(12px)提升文字可读性。
▶ 反例:按钮与文字紧挨着(留白<4px),用户点击时易误触文字区域;表单字段拥挤(间距<8px),用户填写时易混淆 “姓名” 和 “电话” 输入框。
平面设计中 “色彩表达情感、区分层级” 的逻辑,在 UI 中需进一步转化为 “色彩 = 功能信号”,让用户通过颜色快速理解操作含义。
- 平面逻辑:品牌海报用主色强化记忆(如可口可乐红);
- UI 转化:UI 主色需绑定核心功能(如微信绿色用于 “发送” 按钮,支付宝蓝色用于 “支付” 按钮),让用户形成 “颜色 = 操作” 的条件反射,降低认知成本。
▶ 原则:主色在界面中的占比建议≤20%,集中用于关键按钮、选中状态,避免大面积使用导致视觉疲劳。
- 平面逻辑:平面设计用辅助色丰富层次(如海报标题用主色,副标题用辅助色);
- UI 转化:UI 辅助色需形成 “功能编码”—— 红色 = 错误 / 删除,绿色 = 成功 / 完成,蓝色 = 链接 / 可点击,橙色 = 警告 / 提示,且全平台统一,避免用户理解混乱。
▶ 实战:表单提交时,错误提示用红色文字 + 红色边框,成功提示用绿色文字 + 绿色对勾,用户无需阅读文字即可通过颜色判断结果。
- 平面逻辑:画册用不同灰度区分正文与注释;
- UI 转化:UI 中性色需严格对应 “信息重要性”—— 背景用浅灰(#F5F7FA),正文用深灰(#1D2129),次要文字用中灰(#6E7681),禁用文字用浅灰(#C9CDD4),形成清晰的 “视觉层级 = 信息优先级” 映射。
▶ 数据支撑:根据 WCAG 标准,正文与背景的对比度需≥4.5:1(如 #1D2129 文字 +#F5F7FA 背景),确保可读性。
平面设计中 “字体选择、层级划分” 的经验,在 UI 中需适配 “屏幕阅读场景”,解决 “长时间阅读疲劳”“信息获取慢” 的问题。
- 平面逻辑:海报可混合使用多种字体(如标题用艺术体,正文用宋体)增强设计感;
- UI 转化:UI 界面建议只保留 1-2 种字体(如中文字体 + 英文字体),且风格统一(如全用无衬线字体:思源黑体 + Roboto),避免用户因字体切换产生阅读中断。
▶ 例外:品牌 LOGO 或特殊活动页可使用定制字体,但核心功能区(如设置页、详情页)必须保持字体统一。
- 平面逻辑:书籍排版通过 “字号 + 行距” 区分章节标题与正文;
- UI 转化:UI 需制定 “可复用的字体规范表”,明确每个层级的 “字号、字重、行高、颜色”,确保全平台一致性。
▶ 移动端示例:
- 平面逻辑:杂志通过段落间距、分栏优化阅读节奏;
- UI 转化:UI 需根据 “屏幕尺寸和用户行为” 动态调整排版 —— 移动端单列布局(避免横向滚动),PC 端多列布局(利用宽屏空间);长文本自动分段(每段不超过 3 行),加入表情符号或图标分隔(如电商评价用⭐️区分评分与文字)。
▶ 实战:新闻 APP 的文章页,在大段落间插入相关图片或 “继续阅读” 提示,避免用户因长篇文字产生阅读疲劳。
平面设计中 “用图形传递抽象含义” 的能力(如 LOGO、图标),在 UI 中需升级为 “图形 = 交互指令”,让用户无需文字说明即可理解操作。
- 平面逻辑:海报图标侧重 “风格统一”(如所有图标用线性风格);
- UI 转化:UI 图标需 “功能优先,风格其次”—— 核心是让用户一眼识别含义(如🔍= 搜索,🔙= 返回),其次保持风格统一(线性 / 填充 / 扁平)。
▶ 原则:常用图标(如首页、我的)遵循行业共识,避免自创(如用 “房子” 图标表示首页,而非抽象图形);小众功能图标需配合文字说明(如 “云同步” 图标旁加 “同步” 文字)。
- 平面逻辑:品牌 VI 设计中,辅助图形需重复出现强化记忆(如耐克的勾形元素);
- UI 转化:UI 需建立 “交互符号系统”—— 如 “→” 表示可跳转,“●●●” 表示轮播,“↑↓” 表示可展开 / 收起,且全平台一致,让用户形成操作惯性。
▶ 实战:所有列表项右侧加 “→” 表示点击可进入详情页;所有可展开的内容块左侧加 “+”,展开后变为 “-”,用户无需学习即可理解。
- 平面逻辑:LOGO 设计用负空间隐藏含义(如联邦快递 LOGO 中的箭头);
- UI 转化:UI 中用负空间暗示 “可交互区域”—— 按钮边缘的留白(视觉上形成 “点击区域” 边界),输入框的内边距(暗示 “可输入内容”),卡片阴影(暗示 “可点击 / 可滑动”)。
▶ 反例:按钮与背景无留白、无阴影,用户可能意识不到这是可点击元素。
- 不变的核心:平面设计的 “对齐、对比、重复、亲密性” 原则,仍是 UI 设计的视觉基础,确保界面有序、美观、信息清晰;
- 变化的适配:UI 需在平面基础上加入 “交互维度”—— 色彩不仅是美观,更是功能信号;排版不仅是阅读,更是操作引导;图形不仅是装饰,更是交互指令。
终,优秀的 UI 设计是 “平面美学” 与 “用户体验” 的平衡:既用平面设计思维打造视觉吸引力,又用交互逻辑让视觉服务于功能,让用户 “看得舒服,用得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