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什么是栅格系统?

2025-07-30

栅格系统(Grid System)是网页设计(及平面设计、UI 设计等领域)中一套标准化的视觉组织工具,核心是通过预设的 “行(Row)”“列(Column)”“间距(Gutter)” 和 “边距(Margin)”,建立页面元素的排列规则,让信息模块有序、统一地分布,终实现 “视觉规整性” 与 “设计高效性” 的平衡。


简单来说,它像建筑施工中的 “脚手架”—— 为设计师提供固定的 “框架参考”,确保文本、图片、按钮、卡片等元素不会随意排布,同时让团队协作和响应式适配更高效。

一、栅格系统的核心组成要素

一套完整的栅格系统由 4 个关键部分构成,所有元素的排列都围绕这些规则展开:


组成要素 定义 作用
列(Column) 页面被垂直分割的 “垂直条带”,是承载内容的核心单元(常见列数为 12 列、24 列) 决定内容的 “宽度占比”,例如 “主内容区占 8 列”“侧边栏占 4 列”,确保模块尺寸统一
行(Row) 水平方向的 “分割线”,与列交叉形成 “网格单元格” 控制内容的 “垂直间距”,避免元素上下拥挤或分散
间距(Gutter) 列与列之间的 “空白距离”(仅垂直方向) 区分不同内容模块,避免信息重叠,提升页面呼吸感
边距(Margin) 整个栅格区域与页面边缘的 “空白距离”(左右均有) 避免内容紧贴页面边缘,提升视觉舒适度,尤其在大尺寸屏幕上


以网页设计中常用的 “12 列栅格” 为例:页面宽度被平均分为 12 列,列与列之间有固定间距(如 20px),整个栅格左右有边距(如 40px)。设计师可根据需求,让内容模块 “占用任意列数”(如 Banner 占 12 列、商品卡片占 3 列、按钮占 2 列),所有模块沿列的边缘对齐,自然形成规整的视觉效果。

二、栅格系统的核心价值:解决 3 大设计痛点

1. 降低用户认知成本,提升阅读效率

人类视觉对 “规律排列的元素” 更敏感 —— 栅格让页面信息按统一规则分布,用户无需在 “杂乱的元素中找逻辑”,可快速定位目标内容。


2. 统一设计风格,减少团队沟通成本

栅格是设计团队的 “共同语言”:设计师无需反复标注 “某模块宽多少 px、距左边多远”,只需说 “该模块占 6 列、位于第 3-8 列”;前端开发可直接基于栅格参数写代码(如用 CSS Grid/Flexbox 实现),避免 “设计稿与成品不一致” 的反复修改。


3. 无缝适配响应式设计,适配多设备

栅格的 “列数可灵活拆分” 特性,能轻松应对 PC、平板、手机等不同屏幕尺寸:


三、栅格系统的常见应用场景

并非所有页面都需要栅格,但以下场景中,栅格的价值突出:



而对于 “艺术感强、内容简单” 的页面(如独立设计师作品集、品牌活动专题页),则可灵活调整栅格规则(如用 “不规则栅格”“跨列模块”),避免规则束缚创意。

四、总结:栅格是 “工具”,不是 “枷锁”

栅格系统的本质是 “为设计提供秩序”,而非 “限制创意”。优秀的设计不会死守栅格规则 —— 核心内容模块按栅格对齐以保证规整,次要元素(如装饰图形、动态交互区)可适当突破栅格以增加灵动感,终实现 “秩序与创意的平衡”。


无论是新手还是资深设计师,掌握栅格系统都是提升设计效率和页面质感的关键一步,它能让设计从 “凭感觉排布” 升级为 “有逻辑的规划”。